====================
(單行本第13集/第128夜)
雖然似乎是被拆分成三個詞,但它究竟指的是什麼,其實之前的分析就有講過了。
就是「Om(嗡)」。
(單行本第14集/第134夜)、(單行本第21集/第197夜)
對,跟神田跟阿爾瑪胸前的再生符咒的文字是一樣的東西。
都是梵語。
這個「音」,華語區有寫作「唵」跟「嗡」兩種,梵語轉寫也是有拼成「Om」跟「Aum」兩種。
而寫作「Aum」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三位一體的概念其實並不只是基督教獨有的概念,印度教也有。
而Aum,則是代表著印度教的創造神梵天(A)、守護神毗濕奴(U)以及毀滅神濕婆(M),三大主神合而為一,成為一個完整總體(宇宙)。
梵天、毗濕奴與濕婆在印度教是並稱三主神。
(圖片來源:Epic World History)
在印度教中梵天(Brahma)是創造神,在佛教是護法神(佛教並沒有創世的概念),也是華人常說的四面佛。
(圖片來源:Vishnu - 維基百科)
毗濕奴(Vishnu)是守護神,如果有在追《黑執事》的話,應該就知道那個來自印度的索馬王子跟他的執事阿格尼很常提到這位神明(附帶一提,阿格尼的名字是源自印度教的火神──阿耆尼)。
(圖片來源:dharma wikia)
濕婆(Shiva)則是毀滅神,但與其說是毀滅,準確來講在印度教的觀念裡,「毀滅」等於「再生」。
(附註:印度神話中,濕婆他其實是個〝非常專情〞的神祉,不過這個不是這邊要談的重點就是了。)
之前有提過,「唵(Om/Aum)」這個音的意思指的是「所有一切的起始」。
但轉寫成Aum,並再把這三個字母分開來看其所代表的神祗,這個字也代表著「從創造到最終毀滅並邁向新生」的循環。
雖然還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念成アバタ、ウラ跟マサラカト就是了,這幾個音可能原本是從梵語轉寫成英文,依英文的唸法再寫成日文片假名,所以說真的有點難反推回去原本是什麼字……
不過如果單看A(アバタ)的部分的話,日文的アバタ,指的應該就是Avatar。
Avatar這個字本來就是源自印度教的,就是「化身」或「神明下凡」的意思,這個概念除了印度教以外,神明化作各種人或動物幫助人類或做某些事情這點,也很常出現在其它的宗教之中,像佛教就很多,《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就有非常明顯的敘述了。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節錄《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基督教也有類似的概念,稱做「道成肉身(Incarnation)」就是了(就是在說神子耶穌)。
※2017/05/08補充※
稍微提一下聖母之柩的技能──聖母加護(マグダラ.カーテン)好了。
(單行本第13集/第128夜)
翻譯給她翻好聽一點的話,意思是「抹大拉的簾扉」。
說到抹大拉,之前在提到【利娜莉可能影射的角色】時有提過「抹大拉的瑪利亞」。
抹大拉是一個地名,在聖經中有提過幾次,那是一個靠海的漁村,這名稱源自希伯來文的 Migdal(另譯作「米大爾」),意即「樓塔」。
......所以某程度而言,聖母之柩也是在隱喻莫大拉的瑪利亞?
相關資料:
Aum Or Om唵 或 嗡
http://blog.roodo.com/knowledge_india/archives/2800701.html
ॐ (唵 / 嗡 Aum / Om)
http://heyoga.pixnet.net/blog/post/165694962
唵 -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4%B5
三相神-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7%9B%B8%E7%A5%9E
印度神懶人包(?)
https://disp.cc/b/163-9SaR
マグダラ - ウィキペディア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3%9E%E3%82%B0%E3%83%80%E3%83%A9
抹大拉 - 聖經地理辭典
http://www.equiptoserve.org/etspedia/%E8%81%96%E7%B6%93%E5%9C%B0%E7%90%86%E8%BE%AD%E5%85%B8/%E6%8A%B9%E5%A4%A7%E6%8B%8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了還有其他疑問的話就直接問吧!